服装行业的并购潮可谓愈演愈烈。

2015年被称为并购大年,各行各业都在大笔对外投资及扩张,服装行业也不例外。当年,多家服装类上市公司都试图“跨界”,有转向互联网的,有转向游戏的,还有转向玩具的……但很多动作后来再无下文。

今年,行业并购势头仍然凶猛,但并购的对象已发生变化:跨界收购变少,服装企业收购新品牌的案例多了起来。同时,“品牌成熟度高”、“预计盈利能力强”、“高端或轻奢”,正在成为新的并购标签。

童装市场爆发

近两年,有两个很流行又相互矛盾的词汇:“资本寒冬”和“资产荒”。其实,这两个词指向同一件事:越来越多的资本在避险的同时,在寻找好的产业、好的项目。产业资本也是如此,进入2017年,服装行业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服装企业对婴幼儿服饰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最近的事件,是男装品牌海澜之家不再满足于做“男人的衣柜”,把目光转向了婴幼儿服饰领域。其10月10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澜投资拟以自有资金6.6亿元受让新余云开等股东持有的英氏婴童约44%股权。公司称,为了把握婴童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决定参股投资英氏婴童,交易完成后,海澜投资将成为英氏婴童的第二大股东。

英氏的品牌在年轻妈妈中知名度较高,其业绩也较可以。2016年,英氏婴童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净利润3634.75万元,按照6.6亿元44%的股权比例,英氏婴童的估值达15亿元。但2017年前8个月,其营收3.72亿元,净利润则仅681万元,不足上年全年的20%。不过,英氏给出了2018年至2010年的盈利预测,预计英氏婴童未来三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亿元、1.44亿元和1.728亿元。

英氏婴童今年前8个月净利润为何大幅下降?《》记者致电海澜之家证券部欲进一步了解详情,但对方表示,一切信息已经在公告中告知。

2017年被业界称为“童装市场爆发元年”,很多女装品牌和运动品牌都在开发自己的童装品牌,且表现常常好于主品牌。森马服饰(002563)(002563,SZ)的童装收入已占到半壁江山,朗姿股份(002612)(002612,SZ)于2014年以3.1亿元投资的韩国知名童装上市公司阿卡邦在2017上半年为公司贡献了4.3亿元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40.69%。

此外,江南布衣(03306,HK)、太平鸟(603877)(603877,SH)的童装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快时尚H&M、优衣库、ZARA的童装业务也在发力,国产运动品牌安踏(02020,HK)、李宁(02331,HK)都有自己的童装产品,就连奢侈品巨头Burberry、Gucci等也看中了这块“大蛋糕”,发力童装领域。

2017年也有不少童装品牌企业登陆A股市场,比如安奈儿(002875)(002875,SZ)、起步股份(603557)(603557,SH)等。不仅如此,《2016CBME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40.4%的零售商已开发或计划开发童装自有品牌。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战场”。

收购国外轻奢品牌“从1到10”

服装行业的另一个态势是:轻奢品牌发展势头持续向上。这让老牌的品牌服装上市企业坐不住了。

例如老牌男装七匹狼8月曾公告称,将以约3.2亿元的代价,投资KarlLagerfeldGreaterChina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KLGC)80.1%的股权及对应的股东贷款,并在股权转让完成后对其境内运营主体进行增资。KLGC的核心资产是KARLLAGERFELD在大中华地区商标的永久的、不可撤销的、排他性、可再分发的商标使用权。该品牌是来源于法国巴黎的轻奢品牌,其创立者被尊称为时尚界“老佛爷”。

七匹狼收购的原因是,轻奢类设计师品牌在国内发展潜力大。七匹狼表示,KARLLAGERFELD为时尚界最强IP之一,品牌定位时尚轻奢市场,具有完整的产品线以及良好的品牌延展性,且目前在海外处于黄金扩张期,复合增长率达30%,在全球不断上升的热度可以进一步促进大中华区业务的发展。

歌力思(603808)(603808,SH)则是热爱轻奢的一个典型。上市两年多来,这家公司已对4个国际轻奢品牌进行收购,包括德国高级女装品牌“Laurèl”、美国轻奢潮流品牌“EdHardy”、法国轻奢设计师品牌“IRO”、美国设计师品牌“VIVIENNETAM”。

歌力思2017年上半年营收为7.77亿元,同比增长95%,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除了主品牌ELLASSAY收入增加13.98%外,便是收购的LAUREL品牌收入同比增加997.64%;收购的另一品牌EDHARDY收入1.95亿元,并表收入同比增加299%。

为何轻奢品牌如此受青睐?“消费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更强烈的高端品牌诉求,信息化和渠道变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歌力思方面对《》记者表示。

对于多次收购海外品牌,歌力思方面表示,要增强自身品牌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并购是一种必要手段。海外品牌有历史,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有独特的风格,而受海外销售市场的影响,有些海外品牌出现销售低谷,估值会更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较好的收购机会。歌力思也尝试通过全球并购获得未来各品牌走出国门的经验积累。

此外,歌力思在收购时会倾向于并购相对成熟的品牌,因为“原有自创品牌是从0到1,这个风险很高,投入资金量大且周期很长。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歌力思完全可以从1到10,用较低的成本获得品牌,通过后续的运营来加速品牌的成长,投入资本是可控的。”

企业并购逐渐成熟

在服装企业大手笔“买买买”的背后,是行业的复苏,以及企业在并购方面的逐渐成熟。

资料显示,2017年上半年,服装行业呈现明显复苏趋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5063亿元,同比增长6.8%。同时,2017年上半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收入11495.84亿元,同比增长7.97%;利润总额654.5亿元,同比增长11.95%。同时,销售利润率和销售毛利率均微升。

在“普涨”的同时,有一些企业表现更佳。除了前面提到的几家企业外,江南布衣收入同比增长23%,净利同比增长39%;搜于特收入同比增长187%,净利同比增长96%;报喜鸟收入同比增长24%,净利同比增长69%;就连一度萎靡不振的宝姿也迎来业绩上扬,今年上半年其母公司宝国国际收入同比增长17.89%,净利同比增长22.19%。今年3月将收购的TeenieWeenie合并报表的维格娜丝,上半年营收达9.29亿元,同比增长149.85%,净利润4457.31万元,同比增长54.11%。

企业们手里有钱了,出手就更阔绰了。中信建投研报称,中国服装业在经历了2011~2013年行业低迷之后,近几年迎来一轮新的并购潮。从2012年开始,并购交易金额迎来显著提升,并购数量一路飙升至2015年的123件。2016年,交易总金额达231亿元,平均交易金额约5亿元,继续触碰新高。其中,海外并购在2012年之后增长迅速,交易金额从2012年的20.4亿元升至2016年的82.57亿元,规模增加了3倍。

“服装企业的并购多集中在成熟品牌,说明企业开始成熟起来了,不再盲目了,毕竟培育新品牌的风险较大,培育期太长,失败率太高。”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告诉《》记者。收购一个相对自身更高端的品牌,会对公司自身形象和产品结构有一个提升。“中国服装行业的并购还谈不上很成熟,但确实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程伟雄也表示,上市公司的收购要格外注意收购标的与企业本身的互补性,包括文化、产品、品牌、创意等方面是否有互补性。“如果仅仅是报表上的合并,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程伟雄说,“企业最终还是要把品牌做起来,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品牌和产品还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