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的购物中心集中入市将冲上顶峰。昨天,记者从武汉百货服装行业协会年会上获悉,凯德西城、和记黄埔M+两家购物中心近期迎客,年底前,新世界K11光谷店、永旺梦乐城后湖店也将陆续开业。2017年,预计我市有35家面积共计近千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将会陆续开业。

记者结合商务部门资料以及统计发现,2014年,武汉商业经历发展高峰,一年开业21家购物中心,总数超过过去20年之和。2015年,也有12家购物中心开业。2016年无一家购物中心入市。今年,购物中心入市量再度冲高。

武汉的购物中心是否过剩?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房地产服务机构——同策咨询研究部把人均商业面积超过1.5平方米,看作商业地产供求均衡的标准线。在其监测的35个大中城市中,重庆、杭州、长沙、成都等16个城市,人均商业面积远超过1.5平方米。在武汉,人均零售面积达到2.09平方米,远超发达国家购物的人均占有商业面积1.2平方米的标准,堪比东京、纽约等城市。

“从理论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超前建设的商业物业是可以被逐渐消化的,所以表面上看商业过剩不那么可怕,谁都在琢磨比人家有更好吸引人气的办法,但对资金成本普遍很高的内地房企而言,等不起。”武汉一家商业企业高管说。

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系教授吴先明表示,洗牌是市场竞争的自然过程。武汉商业发展的空间较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辐射作用也在增强,商业体之间竞争会更加激烈。商业体会否过剩,将由市场来判断。未来,只有那些定位清晰、供应链高效和服务优质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也有二三线城市开始尝试化解“过剩危机”。比如,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出让商业综合性用地;对商业综合体布局的问题区域进行差别化调整,部分区域严格控制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