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

欧阳自远

宋宝安

·联办单位·

贵州省科技厅

贵州省科协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贵州省农科院

贵州省科学院

德江永志茶叶基地施药

李兰东: 圆梦有机茶 本报记者 杨春凌

2006年,丰富的从业经历让李兰东感到生态和环保的重要性,他深信,在食品安全问题广为消费者诟病的今天,喝上放心茶、有机茶已成为百姓的共同追求。

为了保证食品健康安全、提高茶叶单产、增加行业竞争力,李兰东采用“公司 农户协会”的形式,创办贵州高原春雪有机茶叶有限公司,开始了有机茶园建设之路。

当时的李兰东意气风发,构想着自己的生态环保理念能够开枝散叶,可现实却差点击碎了李兰东的有机茶梦想,茶园复杂的生态环境和多年生植物的特性注定茶园成为病虫害的乐土,要保住“有机”的名号,就不能施农药,1千余亩的茶园产量低得可怜。

和李兰东签订种茶协议的湄潭县抄乐镇群丰村村民李勇种了一年,打起了退堂鼓:“一亩有机茶成本7000多(元),相当于普通茶园的5到6倍,产量么才是普通茶园的1.3倍,这赚哪样子钱嘛?” 

在群丰村里,当时像李勇这样质疑的声音还很多,李兰东急得一家一家地上门做工作,讲前景。

他亲自手把手引导当地茶农用自制堆肥,使用发酵后的熟化农家肥和规定的有机肥等来改良土壤。手工除草,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插挂黄板等等,但产量还是一直上不去。

直到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教授专家来到公司茶园调研后,为李兰东的有机茶园量身订制了采取生物、矿物农药和引入天敌昆虫等综合防控手段。

茶园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2014年,李兰东1千余亩茶园达到欧盟标准的有机茶仅产出2万余斤茶叶,2015年,解决了病虫害防控技术、打通了发展瓶颈后,李兰东一下子将茶园面积增加到4千亩,产量冲到了13万斤,而去年,李兰东仅供应贵茶公司的有机茶叶就达24万斤。

以前不愿意种有机茶的农户抛开了顾虑,抢着和公司签订种茶合同,“这两年一下子提高30%-40%的收入,哪个不想种喽!所以说贵大宋院士对他们的项目真的是解决大问题啰,提高了防控技术,保证了百姓喝到安全的茶叶,还为我们农户脱贫做了贡献。”李兰东一说起贵大的这些专家教授,语气满是感激和崇敬。

李向阳: 科技副镇长举一反三探新路 本报记者 杨春凌

德江县扶阳古城附近的合兴镇,有着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茶树基地,这里的茶园过去常年被小绿叶蝉、茶蓟马、圆赤星病和白星病困扰,2016年初,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副教授李向阳,响应我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来到合兴镇挂职科技副镇长。

从贵州大学花溪北校区出发,李向阳一般需要开6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合兴镇朝阳村的茶园基地,中途为不耽误时间,两个包子和一杯豆浆就是午餐,下了车立刻上茶山,仔细观察叶片、采芽头、施药,下山奔赴另一处茶园……几乎没有周末、节假日,天天与茶打交道,这就是李向阳挂职生活的常态。

还有20天就进入春茶明前茶的采摘期,中午过后,李向阳带着研究生再上朝阳村黄泥坪茶园基地的茶山,想仔细看看茶树的病害情况,部分茶树的嫩芽已经初露,李向阳欣喜地发现,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沉淀,翠绿欲滴的叶片色泽特别诱人,曾经苦苦困扰着茶农的病害明显减轻了。

经过近一年精心呵护和有效防控,德江茶园的茶树病害有了明显的改善,春茶和夏秋茶的产量显著增加。

这一年,李向阳用宋宝安院士带领下的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成果,天敌控制、生物源农药防控、理化诱控、农艺调控等等,让德江的茶农们颠覆了茶树病虫害防控的许多传统认识。

德江永志生态茶业的茶园基地,此前有很多的茶芽受小绿叶蝉还有一些茶蓟马这种刺吸性害虫的危害,都枯萎了,李向阳引入套种不利病虫害生存繁衍的植物,放置多功能房屋型诱捕器、黄色或蓝色粘虫板,加强茶园管理及合理施肥、分批采摘、合理修剪投放该类害虫的天敌资源小花春、草蛉或瓢虫的虫卵或幼虫等,李向阳展示的如同变戏法一样的各种防控手段,当地的茶农看后得到了启发,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自己所知道的害虫天敌。

兴高采烈的场景,让李向阳回想起当初刚到合兴镇,当地的茶园因为遭遇病虫害产量一直上不去,农户们一说起病虫害就是一片唉声叹气。

经过李向阳向他们推荐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以及一系列的指导、培训、示范,茶农们可算开了眼界,他们开始举一反三,脑洞大开,学会采用生物源农药防控、理化诱控、农艺调控等配套技术,因地制宜进行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

去年,德江县永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通过“贵州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项目,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每亩收入达4000—5000元。

茶山卫士的生态经  ——贵州大学病虫害防控成果助我省茶产品顺利出海

本报记者 杨春凌

日前,在农业部统一安排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我省茶叶农、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

2016年,在我省开展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及例行安检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监测茶叶样品241个,合格241个,合格率100%。这一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宋宝安院士团队多年专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带来的净、粹茶山做了最好的注解。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茶叶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省委、省政府在“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我省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截至2016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96万亩,全国排名第一位;茶叶产量28.4万吨,绿茶产量排名全国第二位;我省茶叶产量和销量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作为多年生的植物,茶园生态系统复杂,茶树病虫害种类多的状况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茶树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在400万亩次以上,茶小绿叶蝉、黑粉刺虱、茶蓟马、茶饼病等病虫害严重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茶农在防治措施、药剂选择和用量等关键环节上缺乏科学手段,防治效果差、安全隐患大。

作为饮品,茶叶品质要求非常高,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所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项。

扶上马的茶产业如何更好地送出一程,为解决茶树病虫害防控和茶叶质量安全保障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提出“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化学防控为辅助”的植保理念,系统设计茶树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在此基础上,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贵州省农业技术重点成果转化项目“贵州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与推广”支持下,应用该实验室多年的研究成果,与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贵州贵茶公司、贵州高原春雪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等22个茶叶基地开展了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

由宋宝安院士领头的30名教师带领150名研究生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咨询、质量抽检、科技下乡、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每个示范基地与企业共同投入10名以上科技服务人员无缝对接,要求年度总服务天数不低于300天(次)。

宋宝安反复强调,创新与集成技术在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应用,要以保障茶叶品质为核心,从保障茶叶产量、质量和茶园生态安全出发,将生态防控、农艺措施、物理防控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综合防控集成,注重构建或重塑茶园生态系统,强化栽培管理技术和农艺措施,注重安全科学用药。

项目组在茶园引入天敌资源—捕食螨、瓢虫和寄生蜂,实施“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种植具有趋避或诱集活性的树、花、草等,利用“推—拉原理”进行生态调控,减少了茶园害虫暴发的频率,构建了茶园生态平衡系统。

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免疫激活剂、合理采摘、强化修剪、冬季封园和茶园清洁等农艺管控措施,保障了茶园的安全生产。

诱虫灯与色板等物理防控技术,对茶园害虫数量的监控检测起到一定的作用。

利用静电喷雾器开展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茶核·苏云金和矿物油等辅助施药,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的同时,可以省时25%,节水88.9%,节约用药50%,并将茶叶采摘的时间间隔期减少为3天,不但保证了嫩芽的安全采摘,而且也降低了农药残留的风险。

就这样,项目组“慧心巧手”为茶园织就了一个集成生态调控、农艺措施、生物防控、物理诱控以及必要时辅以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等技术措施的绿色防控网。

2012年至今,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团队开展了多项创新与集成技术的研究,前期示范引入捕食螨、异色瓢虫等天敌、安插数字化色板、人工强采等技术撒施,控制害虫基数,延缓爆发周期,保证春茶质量安全;后期通过人工修剪、乙基多杀菌素等高效安全药剂、静电喷雾、双流体雾化等高效施药技术相结合,防治效果达到70%-93%,有效控制害虫爆发,保障夏秋茶安全生产。目前已集成示范8.9万余亩。2016年示范基地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均达到欧盟标准,11家企业2.5万亩茶园作为贵茶联盟成员,产品全部出口欧洲。

谈及我省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下一步的打算,宋宝安关注的始终是百姓的“口福”:“将扩大示范应用面积达200万亩,其中核心示范达10万亩,实现大面积的示范与应用推广,做老百姓愿意喝、喝得起、放心喝、买得到的好茶。”

江口抗病试验病害调查

丹寨涵龙茶园基地释放捕食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