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与股价相背离,宜华健康(000150)的股权质押风险爆发。

2月22日晚,宜华健康的第二大股东林正刚因质押爆仓致626.93万股被动减持。

林正刚是宜华健康在2014年收购的医疗后勤公司众安康的董事长,上述收购事件也是宜华健康从地产转型医疗服务产业的开始。随后,宜华健康加速扩张,截至去年上半年,宜华健康控股或托管的医院已达22家。

然而,转型扩张之路存在不少问题。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达69.96%,为行业内最高,商誉逾21亿元,占同期净资产的86.14%。短期债金额达15.26亿元,货币资金仅3亿元。

对此,3月1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宜华健康并发送采访函。但至3月3日记者截稿时,并未收到回复。

3月3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地产公司跨界布局医疗并不容易,尽管宜华健康的现金流已经出现好转,宜华健康截至三季度末15亿元的短期债也让上市公司承载较大的偿债压力。

二股东半年减持16次套现1.6亿

2月22日,宜华健康发布公告称,持股13.27%的股东林正刚与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两笔质押式回购交易因到期未及时购回。中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于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对林正刚所持不超过626.93万股股份(公司总股本的1%)进行违约处置。

根据宜华健康的三季报显示,林正刚为宜华健康的第二大股东,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除上述质押爆仓而导致的被动减持外,林正刚自2018年10月以来,通过约16次减持,减持了上市公司1242.55万股,合计减持金额达1.63亿元。

与此同时,林正刚已经将其手中持有的超过8000万股质押,约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7%。

长江商报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林正刚于2014年进入上市公司,是宜华地产(宜华健康更名前)于2014年收购的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同年,宜华地产还投资并购了爱奥乐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达孜赛勒康医疗投资管理公司、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开始从地产向医疗健康行业转型,构建了医疗养老后勤服务、医疗机构专业服务和养老社区专业服务3大业务板块。

截至去年6月底,宜华健康已控股或托管的医院达22家,管理医疗床位数接近10000张、护理床位数超过2000张,跻身国内拥有万张床位的大型医疗集团行列。

负债率达70%为行业最高

通过转型健康产业,宜华健康业绩提升明显,年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2015年至2017年,宜华健康分别实现营收10.31亿元、12.96亿元、21.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61.27万元、7.44亿元和1.74亿元。2018年预计实现盈利2.1亿元至2.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41%左右。

随着收购扩张,宜华健康的商誉增长快速,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其商誉已超21亿元,占同期净资产的86.14%。

运营资金需求也进一步增加。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宜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达69.96%,在申万医疗服务行业的18家企业中负债率最高。短期借款金额达13.6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6亿元,合计短期债金额达15.26亿元,而其账面货币资金仅3亿元。

尽管截至三季度末,宜华健康的现金流已经出现好转,达3.11亿元,但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宜华健康三季度末12亿元资金缺口填平并非易事,宜华健康资金链压力仍然较大。

事实上,地产公司跨界布局医疗并不容易。上述分析师认为,尽管就目前来看,医疗产业服务的营业收入占宜华健康总营业收入的90%左右,养老产业服务占比不到10%,但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有着“养老基因”的宜华健康未来或将从“养老”行业进行突破。

在宜华健康的半年报中,其表示2018年,随着公司业务整合的逐步深化和板块协同效应的显现,公司医疗运营和养老运营两大业务核心实现快速发展,从宜华健康目前的布局来看,其已在杭州、青岛、宁波象山、嘉兴海宁、深圳等地均有即将开业或在建的养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