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提出,中国将扶持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适度规模经营多样、社会化服务支撑、以“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初步计划2018年培养100万名以上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产业兴旺并不单纯指农业发展,而是指农村产业的综合发展。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农业急需人才,都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因素。山东省德州市大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今年6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当地规模最大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破土动工,眼下寒冬时节,这里建设依旧如火如荼。项目由省管一级企业——山东水务发展集团投资兴建,规划占地5000亩,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3.2亿元。山东水发航天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建介绍了基本情况:

周伟建:一期主要建设一座占地107亩的荷兰智能温室,4座3.2万平米的智能玻璃温室用于育苗和科普教育,同时,建设20栋10万平米的新型联动塑料温室,100栋20万平米的日光温室以及300亩地的休闲旅游采摘园和230亩地的加工、冷藏、物流区,整个园区建成后,是国内起点最高、科技最为先进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集“农业+文旅+商业开发”于一身,今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庆云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建锋看来,这样投资巨大的田园综合体将为当地产业融合打开新局面。

张建锋: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集约高效,这也为加快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以及促进旅游多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业态拓宽农业发展新思路,在距离田园综合体项目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内,国家级特色小镇石斛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崛起。庆云县尚堂镇村民李金红在小镇里帮忙管理种植石斛已经有近4年了,他的感受是经济收益比过去种植粮食作物高多了。

李金红:我觉得石斛挺好管理,比种小麦跟玉米轻松多了,效益也挺好。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打算下一步自己搞一个棚,收入会更高。

据了解,铁皮石斛原产自我国南方山区,经过培育,在当地成功实现量产,亩产纯利润高达五六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庆云县尚堂镇党委书记黄向阳:

黄向阳:石斛产业的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特别是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力争3年时间突破1万亩;研发一系列石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做强做大石斛小镇控股运营公司,筹划设立30亿的石斛产业发展基金,力争5年时间完成石斛小镇的上市。

黄向阳坦言,受资源禀赋的约束,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乡村、人力资本相对不足的农民走向现代化并不容易,和全国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当地想要脱贫致富,制约因素同样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由于石斛是有机种植,庆云县培育石斛落地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庆云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曹春英:

曹春英:随着小镇建设,石斛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参与种植户越来越多,所以现在重点培育种植大户,用他们来带动整个县,我们也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培训作用,周围的农民、工人掌握这门技术以后逐渐形成各自的小农场。

有了资金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显得更为迫切了,如何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当地鼓励种养大户、新农人们“返乡创业”。德州市出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项目管理办法》,对评估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给予每处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庆云县人周万金在外打拼多年,闯出了一片天地,去年他放下事业,回到老家周尹村,在村里的200多亩盐碱地上开启了新的尝试——改善土质,种植果木。庆云县兴唐农业生态园总经理周万金:

周万金:原先这块土地从来没有晒干过,都是冒着雪白的盐碱。现在,通过这一年的调沟、补田、改碱,已经没有潮湿盐碱的样子了,再有明年一年,这块地就可以种植优质果木了。

走南闯北多年的周万金,见识多,点子多,他要在这里种上中草药、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建个生态园,为日渐升温的乡村游做好准备。而当地镇政府也在为返乡创业者做好服务工作,建好基础设施,庆云县庆云镇工作人员刘吉啸:

刘吉啸:以前通往养殖园的道路泥泞不堪,今年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道路已经修好了,出行也非常方便;然后养殖园的绿化方面,向其提供了1万棵绿化树苗,进行了全面的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