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十月,蕴含收获的喜悦,跃动梦想的旋律。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日前揭晓,这67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获奖作品,记录下5年来党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奋进的不平凡历程,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的是2014-2017年间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文化作品,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生产的最高成就和水平,是众多文艺作品中的翘楚。今日,“文艺星青年”推出的是优秀戏剧、广播剧篇。
优秀戏剧(十部)
话剧《雨花台》
江苏省委宣传部
话剧《雨花台》讲述恽代英、冷少农、施滉、许包野等烈士以共产党人的精神、智慧和勇气作为武器,与国民党反动派在幽暗的牢房中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生死之战的故事。
话剧《麻醉师》
陕西省委宣传部
话剧《麻醉师》讲述了一位平民英雄的故事,平凡的麻醉科医生倒下了,他的精神却唤起了西安这座城市的脊梁。
京剧《西安事变》
文化部
现代京剧《西安事变》是国家京剧院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及西安事变80周年创排的重大历史题材剧目,该剧以京剧形式和崭新高度,再现了全民族面对外侮凝结共识、汇聚信任的历史过程,再现了志士先贤牺牲自我、探索光明的历史选择,尤其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和选择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河北梆子《李保国》
河北省委宣传部
该作品用燕赵大地激越的梆子声腔,讴歌了“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的感人事迹。
评剧《母亲》
北京市委宣传部
该剧讲述的是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原是京郊密云的一个山村妇女。她本与丈夫和五个儿子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日本侵华战争的硝烟弥漫,为了民族大义,邓玉芬的丈夫和他们的五个儿子毅然参军、援军,最后均为国捐躯的故事。
采茶戏《永远的歌谣》
江西省委宣传部
《永远的歌谣》以一首传唱了八十多年,曾经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过重大作用和影响的著名歌曲《苏区干部好作风》贯穿全剧,讲述了苏区时期村长“李龙槐”为代表的干部处处为民着想、替民办实事的故事。
高甲戏《大稻埕》
福建省委宣传部
该剧讲述了1895年《马关条约》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位于台湾北部的大稻埕风云突变,民众恐慌。大稻埕郊商会长林天来与三个性格迥异、志向不同的儿子,在“家国”突变中,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和冲撞。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林天来和老三以中国汉子顶天立地的筋骨,用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音乐剧《嘎丽娅》
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该剧取材于抗日战争末期发生在我省绥芬河市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和平天使”嘎丽娅短暂一生中最为闪光的时刻。她勇敢坚定的家国大爱与温柔浪漫的少女情怀,通过多维度、多场景的表现与刻画交相辉映,将嘎丽娅舍生取义的英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真实可信,令人耳目一新、感动至深。
舞剧《八女投江》
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国文联
“八女投江”的故事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1938年10月,冷云等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过程中舍身掩护大部队冲出敌人包围圈,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投河。2014年,辽宁芭蕾舞团将这个故事搬上芭蕾舞台。
舞剧《沙湾往事》
广东省委宣传部
舞剧《沙湾往事》以广东音乐杰出代表——"何氏三杰"等诸多广东音乐人为创作原型,表现了广东音乐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满怀对音乐的一片痴情,继承前辈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以家国天下为怀,以民族大义为重,从民间生活汲取营养,整理、创作 《赛龙夺锦》等乐曲的不懈努力和卓著成就,以及他们曲折的爱情历程和坎坷命运。
优秀广播剧(八部)
《板车女孩》
北京市委宣传部、安徽省委宣传部
《板车女孩》以“中国好人”安徽女孩黄凤为原型,讲述了她用自制板车拉着爸爸千里求医的动人故事,颂扬了中华孝道,展示了新时代少年儿童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呦呦青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委宣传部
《呦呦青蒿》以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精彩演讲开场,选取了临危受命、钻研古籍、深入疟区、激发灵感、土法提取、以身试药、科学萃取、临床救人等主要情节,表达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世界的重要礼物这一主题。
《反腐第一枪》
江西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宣传部
《反腐第一枪》故事背景是1931年,讲述的是我党成立之初坚持从严治党的故事。故事以对谢步升的审判大会开始,以倒叙的方式,讲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新组建的中央工农检查部在接到群众举报,要求查处贪污腐败分子谢步升后,立即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
《宝贝回家》
吉林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
广播连续剧《宝贝回家》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以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吉林省通化市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为原型精心组织创作的优秀作品。它以“中国梦,团圆梦”作为创作主题和精神内涵,以本土化的现实主义题材为创作源泉,成功塑造了以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为代表的时代先锋人物群像,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主流情感相统一,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罗湖桥》
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播剧《罗湖桥》以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通关口岸——罗湖桥为题,以小见大,通过沈氏一家人的聚散离合,于无声处听惊雷,通过3个历史切面,以一张寄托亲情和希望的全家福为线索,描述了一家人在历史浪潮下几经离散,最终受益于时代风云,从而了却夙愿的动人故事。
《永远的更路簿》
海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委宣传部
该广播剧以海南琼海潭门镇世代渔民“深耕南海”为主线,以神秘神奇的航海“更路簿”为切入点,以潭门渔民真实的传奇故事为蓝本,讲述潭门渔民世世代代与南海结下的不解之缘。全剧通过苏珊、安德森两位虚构人物对“更路簿”及海南渔民捕捞传统、工具等近距离的观察和研究,带领听众抽丝剥茧,以小见大地了解“更路簿”背后所凝聚的传承价值与历史意义,传播海南历史传统文化及浓郁的海洋文化。
《好大一棵樟子松》
辽宁省委宣传部
该剧以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原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为原型,讲述他带领全村人治沙、修路、致富的故事。
《太行山上新愚公》
河北省委宣传部、天津市委宣传部
该剧演绎了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扶贫攻坚第一线、带动10万群众脱贫致富并立志打造太行山农业产业航空母舰、为太行山缠上金腰带的感人故事。